革命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也可以像Gucci一樣浪漫又詩意。
1968年,巴黎爆發了一場撼動世界的學生運動,那時候,(該死的)越戰打得正熱,美國及歐洲各國的反戰示威不勝枚舉,全球局勢動盪、社會躁動不安,二戰嬰兒潮出生的年輕人,不只夾在舊思維與新時代之間,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教育失衡、經濟危機、失業壓力等問題,他們對體制越來越不耐,對未來越來越焦慮,於是再也壓抑不住滿腔怒火、紛紛走上街頭,3月,巴黎Nanterre大學文學院爆發要求改革教育制度的學生運動,5月,一場始料未及的鎮壓行動,讓這場學運演變成全國罷工潮的革命,整座城市癱瘓導致政府運作機制停擺,儘管最終學運訴求並沒有成功,但這場為期了一個多月「五月風暴」卻影響了隔年的總統大選,讓戴高樂黯然交出政權。
這個月是巴黎「五月風暴」的50周年,關於這段影響近代學生運動及革命行動極深遠的歷史,社論媒體講述得很多,這裡就不多加贅述了,反倒是Gucci令人十分驚喜,早在2月於Gucci官方臉書看到這支2018早秋系列形象影片時,就讓我熱淚盈眶,自從換上Alessandro Michele後,Gucci無論是商品形象或是炒作話題的功力都不容質疑,但比起那麼多的熱賣items,我更推崇的是「渲染力」,AM真的絕頂聰明,他深知喜歡他的、願意追隨他的是什麼樣的人,又或者說他極度自信,相信自己有能耐能把所有人轉化成他希望的類型(也就是跟他同類的那種人),所以他能肆無忌憚,丟出一個又一個藏滿符碼的設計,並以強大的視覺和影像說服我們去探索他正說著的語言以及正闡述著的概念。
那是什麼呢?自由。
提及AM時,我們會說他瘋狂、勇於顛覆、藝術素養高、很做自己,都是,但這一切其實都歸因於他一直倡議的自由主義,從石破天驚的第一季,以混淆性別的破格設計引起話題,到最新2018秋冬系列強調自我定義的Cyborg概念,男與女、人類與機器、東方與西方、街頭與藝術在他手上全沒有了界線,那些看起來像是毫無邏輯地擺放在一起的造型,或是許多看起來神秘詭異的視覺傳達,闡述的其實是更宏大的世界觀,他站在好高好高的地方,以超脫的眼光看待世人的庸俗與侷限,「自由」對他而言,是血液,是創作的基底,無論包裹著的是什麼樣的議題。
有人形容他是救世主,拯救了疲軟的Gucci及米蘭時裝周,我倒覺得除了漂亮的銷售數字之外,他帶給時尚界最大禮物是:思考。看著他的設計,我經常覺得那不只是天馬行空、勇於嘗試而已,而是沒在理會所有規則、豁出去展現的「真我」,而那「真我」要美得讓人讚嘆,則必須來自文學、藝術、宗教、美學、歷史的豐富累積,他的學識資料庫太龐大了,龐大到經常得抽絲剝繭才得以找出他創作的脈絡與意涵,才得以明白他想傳達的思想,就像這支形象影片,以自由為名,呈現歷史軌跡,Gucci以浪漫又富有詩意的影像,重現50年前的那場運動,連拍攝手法都是那年代最經典的新浪潮風格,緊扣著50~70年代法國在政治、文化與藝術對世界的全面影響。用時尚紀錄歷史,提醒世人不要忘記我們曾經走過的路,並且珍惜現在擁有的美好,正是每個偉大的創作者該有的使命,Christian Dior如是、Yves Saint Laurent如是,而我們這個年代有Alessandro Michele。
因為有這些內涵,所以真正的時尚得以傳承、得以偉大。
#所有的革命都源自於最深切的愛
#不要忘記我們走過的路
#歷史很重要千萬要好好讀
#Ciao黛西聊時尚